为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大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转换、创造性发展,促进民间书院(私塾)有序化良性发展,“第十届人文国学教育公益论坛”于5月25日至28日在北京人文国学院举行。
本次论坛以“当代书院(私塾)之使命与发展”为主题,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教授、书院山长、社会贤达、传统文化机构负责人等百余人参加了大会,就书院民间国学教育在新形势下如何突破瓶颈,实现可持续发展,以及如何更好地培养国学人才,如何让国学真正成为社会文化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等话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国际儒联副秘书长、教育传播普及委员会主任石永奇先生,作开幕词发言。他说:“教育乃国之根本,本次北京人文国学院主办的第十届国学教育论坛,集中研讨当代书院私塾的使命与发展问题,是在做一项奠基工作,对于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文化强国思想具有重要而现实的意义。”
中华传统文化诵读工程秘书长、北京人文国学院院长蔡恒奇先生作《当代学统建设初探》主题报告。蔡恒奇院长指出,在今天这个时代,当务之急是要建设我们中国的学统。这个学统不是西方的学统,而是中国几千年来一脉相传又结合当代的学统。蔡恒奇院长强调:有中国之学,方有中国之人。
知名国学学者、传薪书院院长、北京人文国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席李里先生以《当代书院的使命》为主题做了精彩演讲。李里先生首先提出要为书院正名,继而指出私塾的作用是发蒙,书院教育之目的是国家传道人才的培养,而当代书院应以弘扬儒学为使命。特别重要的是,李里教授展示了他近几年来探索和推动儒家祠堂建设的丰富成果,引起了与会嘉宾的高度重视。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生导师方朝晖教授,作《中国学统建设——中国教育当务之急》主旨报告。他指出学统最大的核心在于让人们找到生命的意义,并对中西方学统差异进行了详细的比较, 提出传统文化未来的发展在于振兴书院,尤其是民间书院。
北京四海孔子书院创办人、中国孔子研究院顾问冯哲先生,以《四海书院的教学成果回顾与总结》为题,为大家分享了宝贵的办学经验,并提出“开门办书院”的理念,倡导书院社会化,要走进街道、社区从而引领当地文化的发展。
全国儒学社团联席会议执行秘书长、北京儒学文化促进会会长柳河东先生作了《儒林振兴与书院发展——“国学共产主义战士”的使命担当与现实发力处》主题报告。他指出当今时代最大的危机是文化危机,最大的爱国是传承弘扬中国传统文化。